稳定币发行商如何盈利?揭秘三大赚钱模式——Major的游戏化解析
兄弟们,我是Major,今天咱们不聊传统游戏攻略,来点硬核的——稳定币发行商如何盈利。这玩意儿听起来像金融课,但在我眼里,它就是一场高段位的经济模拟游戏,发行商是玩家,市场是地图,盈利模式就是技能树。今天,我就用打游戏的思维,带你们拆解这三大赚钱模式,顺便加点“游戏攻略”的骚操作。
1.--
章:游戏背景设定——稳定币是个什么“副本”?
先给萌新科普下规则(老鸟直接跳过这段):
1. 稳定币:游戏里的“金币”,但价值锚定现实货币(比如1 USDT ≈ 1美元),避免比特币那种价格过山车。
2. 发行商:相当于游戏里的“系统银行”,负责印钞、回收、调控经济。
3. 盈利目标:和打BOSS爆装备一样,发行商要的是稳定且持续的收益,而不是一波流。
现在,咱们进入正题——三大赚钱模式,对应游戏里的三条技能分支。
1.--
第二章:技能树解析——三大盈利模式
1. 铸币税(Seigniorage)——印钞机的“被动收入”
核心玩法:发行商凭空造币,用零成本创造的稳定币换真实资产(比如美元、国债),赚取利差。
游戏攻略:
1. 版本优势:像《魔兽世界》里法师搓面包一样,稳定币就是“金融面包”,需求越大,利润越高。
2. 风险提示:如果玩家(用户)集体抛售,可能触发“挤兑事件”(类似游戏里的服务器崩了)。
适用发行商:
1. 算法稳定币(如UST曾经的模式)——高风险高回报,适合“硬核玩家”。
2. 部分抵押型稳定币(如DAI)——稳健流,适合“养老玩家”。
2. 利息差(Spread)——银行家的“套利副本”
核心玩法:发行商把用户存入的抵押资产(比如美元)拿去投资,赚取利息差。
游戏技巧:
1. 资产配置:像《星露谷物语》里种田,得把资金分散种在国债、逆回购等“高收益地块”。
2. 版本更新:美联储加息时,利润更高;降息时,得切其他技能。
典型玩家:
1. USDC发行商Circle:靠投资国债年赚数亿,稳如老狗。
2. Tether(USDT):虽然黑历史多,但套利玩得溜。
发行商 | 主要盈利模式 | 风险等级 |
---|---|---|
USDT(Tether) | 利息差 + 争议性套利 | ★★★☆☆(中等) |
USDC(Circle) | 利息差 + 合规投资 | ★★☆☆☆(低) |
DAI(MakerDAO) | 铸币税 + 利息差 | ★★★☆☆(中等) |
3. 生态税(Ecosystem Fees)——元宇宙的“手续费经济”
核心玩法:发行商通过稳定币的链上交易、借贷、支付等场景收取手续费,类似游戏里的“拍卖行税”。
高阶操作:
1. DeFi联动:像《原神》的联机玩法,稳定币+DeFi协议(如Uniswap、Aave)能放大收益。
2. 版本红利:以太坊Gas费高时,发行商赚翻;Layer2崛起后,手续费竞争加剧。
典型案例:
1. BUSD(币安系):依托币安交易所,交易手续费吃到饱。
2. Terra链原生的UST(已崩):曾靠Anchor协议的高息吸金,终玩脱。
3.--
第三章:Major的骚操作指南——如何“玩转”稳定币经济?
1. 用户视角:怎么薅发行商羊毛?
1. 套利策略:利用不同平台价差(如USDT场外溢价时卖出)。
2. 质押生息:把稳定币存进Aave、Compound等DeFi协议吃利息。
2. 发行商视角:如何避免“Game Over”?
1. 透明化:像游戏公司发公告,定期披露储备资产(否则玩家会跑路)。
2. 多链部署:跨链兼容性=多平台发行,比如USDC已覆盖以太坊、Solana、Avalanche。
3.--
终章:这场游戏,谁能笑到
稳定币发行商的盈利游戏,本质是金融+技术的综合PVE。有的发行商像“氪金大佬”(如Tether),有的像“技术流主播”(如MakerDAO),但终胜出的,一定是规则制定者+生态建设者。
你们觉得哪家发行商像“版本答案”?是闷声发财的USDT,还是合规模范USDC?或者……你更看好未来某条新公链的稳定币?评论区见,Major等你们的高见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币圈之家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工作时间:8:00-18:00
客服电话
ppnet2025#163.com
电子邮件
ppnet2025#163.com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